从“输血”到“造血”:一场公益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验南宫28官网- 南宫28官方网站- APP下载

2025-09-25

  南宫28官网,南宫28官方网站,南宫28APP下载2600平方米的无菌加工车间犹如一条橙红长廊,设备轰鸣,光影流动。十余万斤鲜亮的柿子在传送带上滚滚向前。挂满白霜的柿饼和凝着冰晶的冰柿正成批列队,披着晶莹糖衣,软糯香甜的气息扑鼻而来……这座现代化的“柿饼未来工厂”,就设立在陕西省富平县薛镇湾里村。

  富平以柿子产业闻名,但湾里村曾是柿子产业基础薄弱的村庄。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公社产业助农项目的带动下,该村建成柿子加工未来工厂、柿饼晾晒共富工坊、柿漆生产车间、柿染艺术馆,完成村庄整体环境整治提升,村民增收明显,湾里村也已成为当地柿子产业发展的亮点村。

  短短数年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中国三星、富平县人民政府、薛镇人民政府以及湾里村集体、村民共同打造了一个协同发展乡村产业的模式,不仅让柿子产业链条延伸,还让村庄发展变得更加有活力和可持续。今年丰收节到来之际,已挂满枝头的柿子正孕育着村民和产业的新希望。

  湾里村项目缘起于2018年。当年10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与中国三星工作人员到富平县调研柿子产业发展情况,经当地政府部门推荐和实地考察,选择湾里村作为项目点。

  湾里村入选原因并非产业条件优厚,反而是相对落后,该村人均耕地面积1-2亩,且土地分散、劳动力缺乏、生产技术水平低下,但也不是产业基础全无。为了摸清基本情况,时任薛镇副镇长刘亮,带着项目工作人员,骑着电动车把村里柿子树数了一遍,一共发现了200多棵挂果柿子树。后来,随着产业不断发展,村里柿子树种植规模逐渐扩大。

  2019年,项目支持湾里村成立了促发柿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村书记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带领45户农户以基本股(1000元/户)、发展股(高于10000元/户)方式入股,筹集运营资金57.2万元,并引入中国三星公益资金80万元,用于合作社办公阵地、业务运营等支持。

  项目整合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富平县果业中心等资源,为柿子种植、加工等提供技术支持。村里建起了柿饼晾晒棚2座、冻库2间,将3间旧教室改造为分选打包车间,合作社初步具备了柿子分选、加工、仓储、包装、配送一体化柿饼加工的能力,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柿饼售价高达20元/斤。项目实施当年,村民就实现了增收。

  2023年,项目引入从企业辞职准备创业做柿染的本地人杨维娜及其团队,作为职业经理人运营合作社。年轻队伍、新经营理念、专业管理方法,让合作社焕发出活力。

  同年,项目以公益投入撬动政府资源配套,总投入超1500万元,启动中国三星分享村庄-富平县湾里村产业助农项目,完成村庄整体环境整治提升、建成柿漆生产车间、柿染艺术馆、柿子加工未来工厂、柿饼晾晒共富工坊,促进全产业链联动。

  湾里村闲置多年的旧学校被打造成为集柿食加工未来工厂、柿漆生产加工车间、农资综合服务站、产品直播间及研学空间,并带动了5个村集体参与产业发展。如今,每年可加工鲜柿100万斤,生产柿饼10万斤、冰淇淋柿子40万枚、柿漆8万斤,年产值超800万元,此外,还能进一步带动就业、延长产业链条,产品溢价进一步提升。

  湾里村村民赵增民记得,2019年之前,村里柿子园的果子卖不动,“1斤两毛三毛的收购价,还不够采柿子的人工费。”2019年,赵增民加入合作社,当年的柿子收购价就上升到2.25元/斤,“合作社收了近10万斤柿子,柿饼全卖完了”。

  在项目推动下,社员的柿子收购有保障,还能获得销售分红。项目设计的利益分配机制是这样的: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合作社再发展资金、风险基金和社区公益金,进行鲜柿交交易额返还、农资交易额返还,剩余部分采用股金分红原则,按照“发展股+基本股+村集体=5:3:2”的比例进行分配。如今已成为柿子加工厂厂长的赵增民说,产业带动下,村民这几年的收入平稳增长。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项目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合作社按照可盈余分配制度,累计为116户社员分红40.6元,村集体分红20万元。通过柿子产业发展累积带动就业9263人次,发放人工工资100余万元。

  村民赵进良平时在车间打扫卫生、运输柿子,月工资1500元,通过销售自家柿子、合作社分红,收入稳定又有保障。村民王亚萍去年的工资收入达到8000余元,加上销售柿子和分红收入,年收入超2万元,这份收入让她无论在村里还是家里,都很体面。

  未来工厂、柿漆厂的建成和投产,意味着包括湾里村在内数个村集体的柿子产业大幅升级,当地政府也安排配套资金,完善了基础设施,如河道改造、道路重修、路灯安装等。如今,湾里村面目焕然一新。村民们对未来发展有了信心,目前入社农户增长到118户。

  “产业发展的稳定器、压舱石是农民。如果农民失去信心,产业是不长久的。”合作社负责人杨维娜说,“一定要保证社员的既得利益,让农民得到实惠。”

  湾里村2024年建成的未来工厂,拥有现代化的生产线。去年鲜柿采摘后,工厂进行了一次半生产、半试验的“牛刀小试”,结果显示,柿饼生产效率、工期大为缩短,产品品质优良,投入市场后,产品很快售罄。

  现在,湾里村的青柿子已挂满枝头,合作社与村民等待着霜降节气到来,之后就可以“火力全开”,把鲜红的柿子投入生产流程,生产柿饼、冰淇淋柿子、果干等。

  与此同时,村里正在发展柿漆产业。利用青柿子做成柿漆,可以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家具、工艺品等多个领域。如今,在项目带动下,湾里村已建成的全国首条柿漆中试生产线,可以生产柿漆,也可以提供代染服务和染布产品,这意味着柿子产业已从食品领域拓展到家居服装、时尚艺术等领域,延长了产业链条。

  杨维娜对柿漆的市场前景颇为看好,“我们正在边生产边制定技术标准,把产品和产业做扎实。”她也透露,明年柿漆产量可以突破100吨。目前收到全国各地的代染布订单量已经有10万米,“今年我们保底要染1万米”。

  当地政府投入资金打造的湾里村柿染工坊目前正在建设之中,工坊主理人已通过直播带货销售柿染布,月销售额达10万元。按现有代染订单量和染布销售量预计,该工坊将带动村里5-8户农户常年用工,且未来可能扩大用工规模。

  发展至今,湾里村柿饼、果干等传统食品的产业与柿漆、柿染环保制品新产业“双轨并行”,按照现有趋势,全村柿子产业在2026年可实现营收平衡。

  产业发展也在反塑村民意识。柿子产量有“大小年”之分,此前,农户没有疏果的意识,柿子年产量差别巨大,不利于产业稳定。随着现代种植意识和技术输入以及稳定收购,湾里村村民每年主动疏果,提升了柿子生产的技术和稳定性。

  在项目带动下,湾里村还将试水农机化社会服务。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令产品形态进一步丰富,还有了发展研学、乡村旅游和创业的更多可能,让村庄更具活力和更可持续。杨维娜说:“现在,我们通过公益资源发展农业;未来,我希望通过农业反哺公益。”

  公益持续助力,湾里村已发展成为富平县特色产业样板村和乡村振兴样板村,在“未来学校”、”未来科技工坊““国际青年旅舍”等资源加持下,湾里村正向着三产融合富裕村庄阔步前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QQ:1234567890

Copyright © 2012-2025 南宫28官网- 南宫28官方网站- 南宫28APP下载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