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个案例看“品质江苏” 实践之路南宫28官网- 南宫28官方网站- APP下载
2025-09-18南宫28官网,南宫28官方网站,南宫28APP下载由市场监管总局、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质量(南京)大会,于9月16日盛大启幕。
在当天举行的国际和国家级质量技术机构服务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对接会上,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海斌以四个案例,分享了新时代 “品质江苏” 的实践之路与深刻启示。
质量是产业链稳健发展的基石。江苏市场监管部门自2023年以来,从检验检测切入,逐条产业链梳理质量需求和技术能力。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编制了覆盖50条重点产业链、3.5万余项质量要素的质量图谱,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两清单一平台”,“两清单”即归集10万余项检验检测参数的技术能力清单,以及包括标准、计量、认证、检验检测等6个方面474项能力缺项清单,“一平台”即“苏链检”检企对接信息服务平台。依托质量图谱,与重点产业链上1696家骨干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累计对接企业个性化技术服务需求4700余个;系统分析产业链质量短板,帮助企业解决产品质量问题8596个;针对性推进中心建设,新批筹、建成国家和省级质检(计量)中心48家,填补集成电路、民用无人机等多项空白。
实践证明,质量链与产业链的融合绝非简单要素叠加,唯有以问题、目标、需求为导向推动互融互动,破解 “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 痛点,才能真正为产业发展强基固本。
龙头企业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领头雁”,如何让其优势辐射全产业链?早在2020年,苏州市就在全国率先探索由龙头企业牵头、技术机构支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行业相关主体相互协同的质量创新联合体建设,其中,光电产业质量创新联合体先后攻克深海通信装备系统关键技术、万公里深海传输、万米深海水压和深海长寿命应用三大世界难题。
如今,这一模式已在江苏全省推广,建立省级质量创新联合体40个,“一链一策”解决质量共性问题726个;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21条产业链开展质量联动提升,9个项目入选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一。
这一实践表明,一个产业的龙头企业往往也是质量生态、创新生态的核心,通过组建质量创新联合体,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和跨界合作,可以更加有效推动龙头企业的个体优势成为产业链的整体优势,实现质量创新的单点突破到全链提升。
在全球化浪潮下,如何更好帮助企业突破国际市场技术壁垒?中认国创是江苏一家专注于新能源领域认证和检验检测的公司,拥有国内唯一同时获得德国VDE、美国CTEP、韩国KC、日本直流快充(CHAdeMO)认证授权的实验室,成功将各种类型、不同要求的国际实验室“搬到”国内,帮助深圳盛弘电气较预期提前6个月通过美国加州CTEP认证,仅用3个月时间就帮助安徽科大能通获得日本直流快充认证。
截至目前,江苏“本土化”的国际认证服务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碳标识认证试点拓展至电池、光伏、钢铁等10个产品,主导制定ISO、IEC标准178项,不仅为产品“出海”降低了成本,更为企业布局全球市场抢占先机。
这也告诉我们,认证、标准是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的重要技术支撑,新发展格局下要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必须把认证、标准等领域开放合作放在突出位置,为企业出海构建从“合规准入”到“品牌增值”的全链条支撑体系,助力企业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开展竞争合作。
小微企业是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破解其转型升级的资金难题?江苏创新推出 “苏质贷” 金融产品,以质量信用为纽带,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南通锦维豪是一家主营玻璃建材生产、销售的小型企业。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该企业去年获得150万元的“苏质贷”信贷支持,并全部用于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凭借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该企业成功打入高端建筑幕墙供应链。
为放大政策效应,江苏省市场监管局联合财政部门将“苏质贷”纳入省普惠金融风险补偿基金平台,有效提振合作银行敢贷、愿贷信心。自2022年11月推出以来,已帮助2万余家企业获得质量融资1533亿元、居全国第一。
这一实践充分说明,质量和信用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构建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撑系统,推动质量元素与金融要素相互促进、良性循环、螺旋上升、共同发展,成为企业向“质”而行的新引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薛玲